山東各市因地制宜差異化打造齊長城文化名片
2022年12月30日 10:33 來源:中國新聞網

資料圖:齊長城青石關段遺址!±蠲鬈 攝

  中新網濟南12月29日電 (記者 趙曉)乘著國家啟動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東風,山東齊長城沿線7市17個縣(市、區(qū))依托當地特色資源,因地制宜,因段制宜,差異化打造齊長城文化名片,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加快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(山東段)。

  作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長城,位于山東的齊長城遺址始建于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歷史。它西起濟南市長清縣孝里街道廣里村,東至青島市黃島區(qū)于家河莊,綿延7市、17縣(區(qū)),總長度641.32公里。

  由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牽頭編制的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(山東段)建設保護規(guī)劃》于今年9月發(fā)布,明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(山東段)建設實施期從2021年至2025年,遠期展望至2035年。當前,山東沿線各市正以建設國家文化公園為紐帶,突出本土優(yōu)勢,推進齊長城文化價值挖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利用,全景展現齊長城遺產帶的風采。

  齊長城濟南段現存遺跡108段,長度218公里。濟南投入2000余萬元(人民幣,下同),加強對齊長城重要點段修繕保護及展示,先后開展源頭保護展示、源頭主題標識雕塑建設、齊長城錦陽關、青石關及東門關保護等10余項工程。同時,濟南正在推進的齊長城長清區(qū)定頭崖西山段保護展示工程,爭取國家文物維修資金929.27萬元,已編制完善保護展示工程方案,完成招投標,預計2023年完工。

  淄博是齊國故都、齊文化的發(fā)祥地,齊長城是齊文化的標志性載體。當地不斷豐富齊長城文旅業(yè)態(tài),用好齊長城沿線優(yōu)質文旅資源,深入挖掘淄川聊齋文化、博山陶琉文化、沂源愛情文化等齊文化孕育出的地域文化,賦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(淄博段)建設。聚焦培育文旅產業(yè)集群,淄博打造的紅葉柿巖旅游區(qū)、齊山風景區(qū)、潭溪山景區(qū)等一批兼具自然與人文特色的景點,成為吸引游客的生力軍。

  齊長城在濰坊市境內共160公里,占總長度的1/4。濰坊以各類博物館、民間藝術和農耕文化傳承體驗等為特色,實施“文旅+”“+文旅”,豐富鄉(xiāng)村休閑旅游文化內涵,培育了一批研學實踐基地、康養(yǎng)旅游基地。齊長城沿線的諸城、安丘、臨朐三縣市均已成功創(chuàng)建為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(qū),正在整合資源,向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(qū)沖擊。

  泰安市則通過鄉(xiāng)村旅游品牌引領、休閑度假提檔升級、優(yōu)質民宿集群發(fā)展等方式,打造齊長城沿線文旅融合發(fā)展新動能。當地實行“一村一品”的差異化發(fā)展策略,培育了一批鄉(xiāng)村旅游示范典型。其中,泰山九女峰片區(qū)作為長城文化公園建設的重點文旅融合項目,依托豐富森林資源和生態(tài)優(yōu)勢,建成山地戶外運動主題項目、八樓氧心谷、神龍大峽谷等項目,培育“九女峰書房”等網紅打卡地,帶動周邊農旅項目加速崛起。片區(qū)內1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平均8.4萬元發(fā)展壯大到16.9萬元,帶動59戶村民開辦農家樂,每戶年均增收10萬元以上。

 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確定的重大文化工程,山東將以齊長城保護為主線,深入挖掘長城文化、景觀和精神價值,突出活態(tài)傳承、合理利用,完善基礎設施、配套服務,推動產品業(yè)態(tài)升級、旅游目的地高質量發(fā)展,打造具有齊風魯韻的齊長城人文自然風景帶。(完)